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
在茂名信宜市玉都新区,山水公园的晨雾与中心轴公园的花径相映成趣,18公里绿美水廊串起生态图景——这片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的新区,正以“城在林中、人在景中”的实景,诠释着茂名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密码。
信宜山水公园。羊城晚报•羊城派记者 全良波 詹翔闵 摄
这一切,源于茂名立足信宜、高州、化州三地实际,探索出的差异化县域城镇化路径,2021至2024年连续4年,茂名城镇化率增幅居全省第一,呈现“人口向县城集聚、产业向园区集中、功能向城区集成”的发展态势。
露天矿生态公园。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甘杨松 吴昊 摄
作为茂名县域城镇化的“主战场”,信宜市玉都新区的成长是最好的注脚:2024年以来新增常住人口约2.5万,总人口突破10万;华师、广外附属学校落地生根,中山六院粤西医院加速建设,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接踵而至;21个新项目去年落地,现代化道路与商业体系渐成规模。北部山水居、中部现代城、南部活力湾三大片区协同发展,鉴江穿城段时隔十五年重现丰沛水景,“人口向县城集聚”的态势在此清晰显现。
信宜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,打造产兴人旺、宜居宜业的新型城市。罗林 摄
这一切,源于茂名立足信宜、高州、化州三地实际,探索出的差异化县域城镇化路径。不以“摊大饼”求规模,而是坚持以人为核心——在信宜,以玉都新区为载体构建“绿美水廊+生态公园”的宜居空间;在高州、化州,结合当地产业基础与生态禀赋,分别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与田园城镇样板。三地虽路径不同,却共同指向“全域绿美生活圈”的目标:生态上守护山水林田,让“城绿相融”成为标配;民生上聚焦公共服务,让教育医疗资源跟着人走。
信宜中心公园。羊城晚报•羊城派记者 全良波 詹翔闵 摄
精准定位之外,产业与民生的“双轮驱动”为城镇化注入持久动力。通过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,茂名在县域培育起特色农业加工、绿色制造等优势产业,为人口集聚提供就业支撑;通过提升民生服务能力,与名校、名院深度合作,补齐教育医疗短板,让“进城”不仅是居住选择,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。数据印证了这样的选择:2021至2024年,茂名城镇化率增幅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,“功能向城区集成”的效应持续释放。
自行车骑行者穿行于绿道间,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绽放。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甘杨松 吴昊 摄
如今,茂名主城区人口已接近百万级,而县域城镇化的深入推进,正为这座城市铺就城乡融合的新路径。从信宜的绿美水廊到全域的“绿美生活圈”,茂名以差异化探索证明: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“造城”,而是让城市生长顺应自然肌理、贴合人的需求。
市民在塘霞海边拍照留念。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甘杨松 吴昊 摄
实际上,茂名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,山水相依、海陆兼备,为打造绿色宜居的城镇环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,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将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全过程,通过加强生态修复、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,不断提升城镇的生态环境质量。
水东湾海洋公园。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甘杨松 吴昊 摄
在此基础上,茂名通过优化城镇布局,促进城乡融合;提升城镇品质,打造宜居环境;强化产业支撑,促进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具体举措,推动城镇规模不断扩大,城镇品质不断提升,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,构建更加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新型城镇化体系。
文/羊城晚报•羊城派记者 全良波 詹翔闵
茂名日报编辑部
编辑:陈天豪
初审:柯柱基
终审:朱武军
来源:羊城晚报•羊城派
鼎泽配资-鼎泽配资官网-配资入门网-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